这盛世,如您所愿
今天是2018年1月8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二,今天,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四十二年了。当我们回顾这位共和国总理的一生时,总是会泪目,亲爱的总理,人民永远怀念您,今天的中国,如您所愿!
一百年前,19岁的周恩来在去日本留学之前,写下了“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送给送别他的南开中学同学们,这是周恩来在一百年前的中国梦。建国之初,考虑全国铁路布局,周恩来特别注意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开发。很多铁路工程,几乎都离不开周恩来的亲自关心指导。现如今,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成为了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
1955年4月,万隆会议立国威。周总理不畏艰险,力挽狂澜,将中国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外交理念宣告世界。总理曾说:(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经济上不能有较快的发展,那我们就对不住世界人民,也对不住我们的祖宗。
如今,共和国早已不需在夹缝中求生存,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让世界看见了不断强大的中国。当汉语热席卷全球,当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全球经济繁荣提供中国路径,我们做到了总理所盼。
当知道延安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时,他流下了眼泪。总理问:“延安能不能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临走时,他留给了延安人民最后一句话:“延安建设好了,我再来!”彼时,延安人口130万,农民人均粮食不足250公斤,人均年收入不到50元。今日,延安人口225余万,人均可支配收入21122元,到今年将实现整体脱贫。
如果能时空对话,我们多想告诉总理: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已然绘就。面貌变了一轮又一轮。当年送别的十里长街,如今已是十里繁荣,这盛世,可否如您所愿?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