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3处纪念设施入选国家第二批抗战遗址名录
人民网临沂8月25日电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4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民政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记者了解到,在第二批100处抗战遗址名录中,山东省共有12处,临沂市占了3处。在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共有49名在沂蒙工作、战斗过。
沂蒙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红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战役记下了这一段光荣的革命业绩。
在第二批100处抗战遗址名录公布后,临沂市民政部门第一时间对临沂市的抗战遗址进行统计。“目前,临沂市共有54处烈士纪念设施,在2014年公布的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和费县烈士陵园在列,此次公布的第二批100处抗战遗址名录中,临沂市的沂水革命烈士陵园、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滨海革命烈士陵园位列其中。”市民政局优抚科的工作人员说。
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百万人民拥军支前,10万英烈血洒疆场”的光辉历史载入史册。在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共有49名曾经在沂蒙工作、战斗过,其中包括为人们熟知的渊子崖抗日楷模村村民以及英雄“岱崮连”。
滨海革命烈士陵园于1942年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建立,前身为“临沭县革命烈士陵园”。1943年—1944年在日寇“扫荡”中被炸毁2次,陵园惨遭破坏。1968年陵园迁入现址,期间,临沭人民两次捐款修建,始成规模;1990年6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滨海革命烈士陵园”,列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保护单位。原滨海地委书记、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题写园名。
陵园占地184亩,总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有小中山陵之称,园内现有烈士墓569座,烈士名录1216名,无名烈士360位,主要建筑物有:仿古穿堂式大门、群雕、滨海区革命斗争史陈列馆、刘少奇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堂、无名革命烈士墓、115师纪念亭、抗日民族英雄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塔、首长题词碑廊等。
抗战时期,临沭作为滨海区中心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等机关长期驻扎于此。滨海革命烈士陵园记录了山东抗日战争时期光辉历史,铭记了九二二锄奸救国运动、青口战役、西山前战斗、岌山反“扫荡”、甲子山战役、赣榆战役、海陵反“蚕食”郯城战役、朱村战斗等一系列战役、战斗。再现了刘少奇、罗荣桓、朱瑞、黎玉、萧华、谷牧及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战斗的光辉历程。
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位于莒南县大店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区。
景区现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主要有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沂蒙红嫂事迹陈列室、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曹玉海纪念馆,以及由省发改委、民政厅、财政厅、公安厅、司法厅、教育厅、卫生厅、农业厅和山东省经贸委等20多个单位布展的历史景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了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而以沂蒙抗日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五大根据地之一。1941年,山东抗日根据地进入最困难的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临参会、山东省战工会、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等党政军领导机关,省工、农、青、妇、文群团机关、后勤机关、经济、文化等部门由鲁中转移到莒南,直至抗战胜利。刘少奇、罗荣桓、朱瑞、黎玉、萧华、谷牧、薛暮桥、舒同等老一辈革命家曾长期在莒南战斗工作过。在长达4年半的时间里,莒南一度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和文化中心,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在大店成立。景区现有馆藏文物1200余件,展示珍贵图片10000余张。以丰富、翔实、生动、系统的史料、实物和场景,以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全面反映了八路军115师及山东抗日根据地革命历史文化,是目前山东省内唯一一处全面、系统展示山东革命历史的场所。
沂水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44年12月。沂北县各界民众为纪念葛庄战役牺牲烈士的丰功伟绩,建园安葬此次战役牺牲的49名革命烈士,取名沂北县革命烈士陵园。1960年重建,更名为“跋山革命烈士陵园”,1990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改为现名。陵园位于沂水县城西北13公里的跋山西麓,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门、纪念馆、碑亭、革命烈士纪念塔、葛庄战役抗日烈士纪念碑、仙姑顶抗日烈士公墓、对崮山战斗纪念碑、歪头崮抗日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群等。
陵园共安葬烈士1422名,其中有葛庄战役牺牲的49名烈士、仙姑顶抗击战牺牲的200余名烈士、歪头崮抗击战牺牲的81名烈士、解放沂水城牺牲的45名烈士以及王德林、郑植立、李清漪、石玉龙、侯光忠、苏丽泉、周毅、王宏等著名抗日英雄。王德林将军自九一八事变后树起抗日大旗,曾拉起10万抗日大军,驰骋东北疆场抗击日寇,被人们誉为“抗日救国常胜将军”,先后担任“抗日救国军吉东各县总指挥”、“抗日救国军总司令”,为东北抗日联军的组建作出了重大贡献。八路军新一一一师独立团团长侯光忠在仙姑顶抗击战中,为掩护师直机关和部队突围,率部与日军激战一昼夜壮烈牺牲。
陵园大门是高11.4米,宽10.4米的牌楼式建筑,白色花岗石门楣上镶嵌着原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手书的“沂水革命烈士陵园”8个金色大字。老一辈革命家迟浩田、杨得志、胡奇才、李觉等曾为陵园亲笔题词。(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