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QQ

进不去,出不来——什么时候能在城市有个家!

2017年03月03日 来源:沂蒙风采栏目

在山东济南市,孟祥是一家摩托车修理铺店主,从农村进入城市,经过13年奋斗,结了婚生了孩子,买了房也买了车,但两次看病经历,却让他觉得“融入这个城市,并不仅仅是有房子、车子这么简单”;老李是一个卖炒焖饼的个体户,从东北农村到济南打拼多年,但依然是“零险零金,啥也没有,老来没保障”;林涛是一家建筑公司监理,月工资4000元,但依然感叹:“攒钱速度赶不上房价涨速,最大愿望是申购保障房”……

这是《人民日报》所刊登的一篇文章其中片段。文章详细的描述了各类“新济南人”幸福而又纠结的生活纪实。而窥一斑而见全豹,很多在外打拼的沂蒙人,似乎也遇到了一样的困境。

打拼半辈子不等于你能扎根一辈子。

据史籍记载,苍山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播种大蒜。也就是说,早在1900年前,这里的人就有了别样的智慧。而这样的智慧,足够让苍山人在神州各地所向披靡,实现他们“天下菜园”的理想。

“天下菜园”百万亩,“苍山商团”遍江南。从小商小贩式的单人吆喝,到架起一条物流大通道,20多万苍山人传奇般地从农村席卷城市,牢牢在以大上海为主的江南蔬菜市场站稳脚跟。而这随之而来的,是20年的打拼代价。

从农民到商人,苍山成为全国蔬菜的一道金字招牌。而陈浩便是这么其中一位。

时间的力量总是无形而强大。陈浩展现给我们一张照片,那是他初到上海的时候。如今十六年过去,彼时他年方十八,是个年华正好的小伙子。

可现在,他已经34岁。但,看起来要远远比34要老。

他说,这就是代价。

陈浩当初是随着村里的能人到的上海。他们说了,到上海一天赚的比在家里一月还要多的多。当时他的二大伯在上海半年带回去两万块钱,用他的话说,村里人都傻眼了。随后便如同打了强心剂,大家都开始蠢蠢欲动,处心积虑想着该怎么来到上海。

而事实上,一天不见鲁Q,吃菜都犯愁,这句话见证了陈浩们的努力。如今陈浩在上海已经开上了奥迪A3,开回家的时候简直是“威武雄壮”。人人都觉得他在上海闯出了门道。可他却突然发现——有车有房算是什么?因为户口在老家死活移不出,小孩入学照样麻烦。可要回老家呢?是的,可以回去。但打拼多年再回去,老家人的脸也不是好看的。

你可以买的了这里的一切东西。但你买不了血统和身份。从前你不是这里人,现在也不会是。至于未来,他不会再想。

谈到这里,陈浩有些苍凉。

但很快他又高兴起来了,因为“圈子”里的朋友给他打来电话,约他晚上去打桌球。如今陈浩们上海话说的没有一点山东口音,但却依然喜欢和老家人打交道。这两天因为习主席来了临沂老家,从不看新闻联播的他天天守着电视。做生意时都不由自主的高兴,看,习主席都赞扬我们沂蒙人。

陈浩说,他还会在上海继续打拼。不管这个大城市接不接纳他们这样的“新上海人”。

他会一直骄傲于自己的苍山身份。

这不丢脸。

他们最不喜欢称自己为“农民工”,事实上,他们现在也不再是。

“好吗?”

“很好。”

“涨工资了吗?这回是多少钱?”

“六千。”

这是杜仲时和父亲的对话。寥寥几语便无话可说,早早挂断。

要说杜仲时是农民工其实不太精确,杜仲时来自于一专科学校,学的是汽车修理专业。他之所以来济南,其实还是受了爸爸老杜的“蛊惑”。老爸在这呆了二十年,辗转于各个建筑工地。年近六十他干不动回家了,极力劝杜仲时留在这个城市。

而杜仲时的女朋友小丽也在济南。小丽同样是临沂人,不过与杜家的蒙阴不同,小丽家在河东。

杜仲时最大的遗憾就是在济南拼了一辈子。一辈子住在出租屋,保险没有房子没有,啥都没保障。他劝杜仲时再坚持坚持,大城市总比小城市的发展机会要多。而杜仲时似乎没他那么有“野心”,数次想要携女朋友回临沂过安稳日子。他中间得过一次阑尾炎,实在是被济南的医院给吓怕了,“排的队那么长。我的保险还在临沂,根本就转不过来。”

直到11月22日,济南市开启首次大规模公开摇号配租公共租赁住房活动。

老杜开玩笑的说这是打拼了这样多年,这所城市欠他的。而杜仲时明白自己只是“运气好”。这次参与的1000家单位正好有他们单位,杜仲时和女朋友早早的来到现场,终于摇号得到了一所自己满意的住处。

虽然产权不是自己的,但在这个城市总算是有“家”了。他又特意强调,这可和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不一样。

父辈们在这里惦念打拼一辈子,就想获得一城市绿卡。

而在他手里,如今终于梦想照进现实。

 

上一篇:17年临沂重点民生100项,新鲜出炉!

下一篇: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青岛分部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