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共赢
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一望无际的原野,雪白成片的羊群,自由的放牧,悠闲的生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就是千百年来游牧民族的原生态写照。草地就是牧民的家,也是牧民的命根子。然而一代代的子孙延续,一批批的羊群繁衍,这种原生态的牧养方式面临着无法避免的危机,完全依靠天然草场的过度放牧严重地破坏了天然草原的生态能量,而不断增加的羊群数量和日益破坏的草场环境因为供需失衡而影响了羊群的生存和销售,也直接影响了牧民的经济收入。保护草场生态和科学养牧已经迫在眉睫。
近几年,一种“现代家庭牧场”的全新模式正在内蒙古牧区由点向面地全面试行和推进,这种以保护生态和发展生产为目的的共赢模式,从观念到生产方式生产结构都给牧民生活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在全国两会结束后,记者在牧区深入采访这种现代家庭牧场新模式,真切体会了产业新模式给牧区生态环境和牧民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现代家庭牧场”或将成为全国牧区的发展趋势。
以生态良好为核心 合理放牧科学养殖
草场是牧民的命根子,是牧民子孙万代的存钱罐,生态保护好了,子孙万代才能永续利用。家畜放牧方式是制约草地生产的一个关键因素,放牧过度利用是造成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然而没有规划管理的放牧方式是不合理的放牧方式,不合理的放牧方式会导致草地质量和牧草产量低下,从而间接影响家畜的生产性能。
这几年开始在牧区推进的“现代家庭牧场”新模式最主要的核心就是保护生态,而保护生态的目的也是为家畜提供充足的可持续的草源,有了草源家畜的繁育自然就条件充足,从而提高羊群的质量,并为牧区牧民创造最大化的经济价值。因此为了获得最大的持续的产量,适宜的放牧方式是获得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关键。
“现代家庭牧场”成功的放牧管理是通过有效调节牧草供应和家畜营养需求而达到供求平衡,保持草地的生产力和营养供应,使家畜达到高效生产。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韩国栋向记者详细解读了这一理论的操作程序:“首先要对家庭牧场进行基础调研。摸清家庭牧场天然放牧地、割草地和人工草地以及饲料地的牧草供应的数量和质量。了解家畜的种类、数量、繁殖、饲养管理的状况,日常的经济运营和市场状况,为优化管理模型的建立提供具体数据。其次要建立优化管理模型。要实现家庭牧场的可持续管理,就要先实现家畜的精致淘汰管理,通过优胜劣汰做到畜群的优化。根据各地特点,实行不同的放牧舍饲管理模式,合理配置草地、饲草料资源,确保草地和家畜的高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