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当:握在双手上的生活
磨刀匠:这一行当怕是后继无人了
“磨剪子嘞戗菜刀……”抑扬顿挫的吆喝声,裹挟着烟火气儿,时不时飘荡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街小巷中。
临沂莒南大店镇生产磨石,俗话讲靠山吃山,所以沂蒙老区出的磨刀匠人特别多。
今年65岁的老胡就是其中一个,他从事这份营生已经有近四十年了,每天早上,老胡骑上那个已经有些年头的三轮车就出发了,车上放着条凳、磨石、装着清水的罐子等磨刀的家什,车头上挂着一个事先录好音的小喇叭,每隔几秒就会发出一声独具特色的“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老胡几乎走遍了临沂的每个乡镇。如今老胡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也就只能在市区附近转悠。
在考棚街一小区门口,一位市民拿着把菜刀叫住了老胡。老胡停下车,支起家伙就开始忙活。只见老胡坐在一条高度不过半米的板凳上,左手反握刀背,在一个固定在板凳上的砂轮刀上来回打磨。砂轮飞速的转动中,时不时会溅出零星火花打在老胡的手上,老胡笑着对我们说:“也只有铁刀才会出火花,而裸钢刀就不会。”
几分钟后,老胡拿起一块磨石,固定在一个两头突起的木块中,双手正握刀背,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开始用磨石细细打磨菜刀。正所谓得之于心应于手,打磨的厚薄程度全凭老胡的手感。
说着话的功夫,一把满是油污的钝刀在老胡的手中重新绽放出光芒。老胡自豪地说:“这刀至少半年不用再磨了。”
一时半会儿没活儿,老胡蹲在路边,点起一支烟跟我们讲起了他的创业史。
以前从事这些老行当的老工匠们,为了填饱肚子,风里来雨里去,隔三差五地到街上兜生意。在那时候,活跃在大街小巷的磨刀匠人都能“稳两餐”。那些年,老胡磨过的刀具有食肆饭堂的菜刀,猪肉摊的砍骨刀,裁缝的裁剪刀,理发铺的剪刀、剃刀。最多时一天要磨三四十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稀少和昂贵的菜刀,现在却成为家庭里最常见的的物品,磨刀的人也就越来越少。磨刀价格虽然涨到了5块钱一把,可一天也就能磨七八把,有时候一天都不开张,于是很多老磨刀匠都金盆洗手,另谋出路去了。 “这一行当怕是后继无人了。”老王无奈的说。
抽完两支烟,老胡站起来将那些有些残破却被老胡视作家珍的家什收拾到车上,“我得到一些老点的小区转转,那里老人多说不定能多干几个活。”说完,老胡就推着自己那辆三轮车,在柳絮翻飞的路上渐行渐远……
修鞋匠:生活倒也过得去
路口的修鞋匠是见证一座城市新旧交替的文化标志。
时至今日,坚守在巷口的那些修鞋匠们集各种手艺于一身,不仅会修各种鞋类,修起皮包、拉链和雨伞来也都不在话下。修鞋匠练就了十八般武艺,传统的修法也在不断改进,惟一不变的是十多年来依然陪伴在他们身边的那架七十年代生产出来的老式补鞋机。
修鞋,在大多数人眼里吃力不讨好,卖力难赚钱,是很卑微的行当。但是对老陈来说,针尖上也能演绎出生活的无限精彩,而且这毫不起眼的活计还能维持他一家子的生计。
老陈是九十年代初后期开始修鞋的人。从国企下岗的他为养家糊口就操起了这一行当,他还记得那时候来他鞋摊上修鞋补鞋的,大多数都是给胶鞋或者布鞋补疤,价格也就几毛钱,皮鞋比较少见。“现如今基本上都是拿皮鞋来钉掌或者擦油,再有就是给运动鞋、凉鞋上上线。”
在各种老行当面临消失的情况下,修鞋似乎情况要好一些。毕竟人人都要穿鞋,这消费者面就要相对广一些。
“现在缝补一双鞋10元,粘胶水2元,敲个跟5元……前来修鞋的也不是太少,一天下来收入倒也过得去。”修鞋的生计虽然辛苦,但对于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老陈显得很满足。
“干这一行,最辛苦的是冬天,在大街上,每次工作只能穿上厚衣服和鞋子。”为了修鞋时方便,即使天寒地冻老陈也只能赤着手工作,所以一天的时间里,老陈的手脚都是处于冰凉的状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老林也没想过歇一天。“在这一天就有一天的收入。”
提到修鞋技术,老陈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从选线,到安排针距,掌握力度到粘胶,老陈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说着。因为老陈的健谈,老陈鞋摊旁常有人在那里闲聊、抽烟……久而久之,这个小小的地方竟成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交流感情的场所。
锉鞋跟、垫胶皮、涂胶水、钉鞋钉、割胶皮、再打磨……这就是大多数修鞋匠在街头工作的真实情景。
而今,街头手工修鞋匠越来越少,一些装修高档的皮鞋美容店应运而生。不过老陈还是执著地相信,有人穿鞋子,鞋子坏了,就会有人来修,有生意,他就能吃饭。
对老陈而言,修鞋,除了一份热爱,更多是为了生活。
修表匠:单靠修表根本养不活一大家子
钟表匠被誉为修补时间漏洞的人,如今,旧式的钟表修理行业却正慢慢被时光遗忘。
在北园路那里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店铺约四五平米,门口挂着一个白底红字的木质招牌,上边写着“钟表家电维修”几个字,与那些光怪陆离的各色广告牌相比,这一招牌带着些怀旧的意味儿,也带着些坚持的意味儿。
店主叫老王,今年58岁,跟钟表打交道已有三十多个年头,这门老手艺,对老王来讲,是他的职业,更是他的兴趣。
走进老王的钟表铺,门口左侧立着一个人高的摆式座钟,右侧摆在门口的修表台略显老旧,小螺丝刀、小锤、特制的墩头、放大镜、橡皮吸,修钟表的工具凌乱地散落在桌子上。再往里就是各类陈旧的电器。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始于兴趣的老王走上了修表的路,用老王自己的话说就是闹着玩的。似乎对这类事物有着独特天分,当收音机风靡临沂时,老王又在琢磨中学会了修收音机,之后便是电视、冰箱、洗衣机、微波炉。
老王说,几十年的时间,他亲眼见证了修表行业的兴衰。上世纪八十年代,手表是身份的象征,能戴上几十元一块的上海、海鸥、钻石、苏州表都让人羡慕不已。人人戴表爱表,匠人们生意自然十分红火。如今手机的普及率太高,戴表的人越来越少,修手表的顾客多是换换电池。
“单靠修表根本养不活一大家子。”老王在这行当中算是十分与时俱进的,在修理各种家电的多元化发展中,将生意做得也还红火。可是随着各类家电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老王的饭碗又被“抢”了。老王无奈地说:“十几年前一年挣一万块钱,现在还是挣一万块钱,可差别却大了去了。”
老王说,修了这么多年的东西,他觉得最应该感谢的,就是一帮老街坊,老朋友,正是得益于他们的惠顾,他的生意得以维持。
正说话间,一位老顾客提着电饭煲进来了,老王接过电饭煲问了一下情况,娴熟利落地打开一下底座,换了个零件,边忙着边和顾客讲着电饭煲的工作原理。修好后老王收了顾客五元钱。
顾客走后,老王说这是三四天来他的第一单生意,因为十几年老街坊的缘故,刚刚就收了个本钱。
这个曾被人们看做有技术,挣钱多,比较“吃香”的行业,如今却是无可奈何花落去,风光不再了。“我也干不了几年了,年纪大了,眼睛不行了。”老王说。
这份陪伴了他大半辈子的行当中毕竟牵扯着一份令他难以割舍的情怀。
新旧更替,这是发展不变的规则。老行当与老工匠们或许随着历史远去,但他们身上铭刻着鲜明的铁律:双手创造美好,劳动改变生活。
他们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便利,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