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QQ

慢爱慢幸福

2015年03月12日 来源:沂蒙人

有一段日子,我屡屡从一个“英明神武”的朋友手里接到一项无聊却又无奈的任务。

那时,我刚进入另一座象牙塔,她则走上了职场。工作一稳定,恋爱结婚便被塞进了她的人生日程。据她讲,她的休息日便是跟无数的“优质资源”相亲,相亲,相亲……被逼无奈,她只能“自谋出路”。

每当相亲,她都会让我掐算好时间,十五分钟一到,立刻给她去个电话,根本不用开口,只听她在那边自编自演。若对方是她的菜,她就装作接到的是朋友逛街的请求,并表示“现在很忙”,无法前去。若对方没能入她的法眼,则启动另一套说辞,谎称领导要求加班,一惊一乍后,做出责任使然,无法推脱之状,淡然离开。“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后来,她终于踢到了“铁板”:碰面才不过五六分钟,倒是对方先接到了电话,朋友尚

未从似曾相识的加班情节中回过神来,对方已迅速离去,徒留她呆愣原地。

未来主义者说,这时代赞美的是速度的美和力量。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像那位相亲的朋友,千方百计地抢先离开,而且是丝毫未损的离开。

似乎“速度”成了感情的重要特征。时代运转的极快速度,生活给出的超量选择,让我们已经渐渐习惯了一种类似于在游乐园时的速度:在各游乐点之间一刻不停歇地奔波,每个游乐项目都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游玩者的身心,取得效果。现代社会在对待感情时,往往也是这般。便捷的社交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众多的感情机遇,我们做的只不过是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选择”。每次相遇,如果对方在五分钟内尚未吸引我们的眼光,就会立刻被舍弃,自动地切换到下一个。拼的是速度,求的是时效。人们抛却了天长地久,以“曾经拥有”安慰内心,以便于迅速奔向下一站,占有更多的机遇。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对这种高“速度”会感到恐慌,生怕遇见的人更迅捷,更果断,只能自动“加速度”。正如深陷相亲的朋友,当她深思熟虑后给出十五分钟的机会时,却发现对方竟然更“无情”,只留出了五分钟。所以,下一次她也学“乖”了,只肯给出五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以求更快脱身,不做被留下的“苦命”人。于是,相处变成争强好胜的较量,速度成为一决成败的武器,单看谁能更早一步拿出来。时刻被这种潜在忧虑笼罩着,原本就变得十分脆弱、快捷的感情,越来越像荒漠中的流沙,不仅没有一点湿度,甚而也失了深度。

正如诗中讲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们对生活的温度、厚度和对感情质量的要求,跟时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放慢脚步,降低速度,多用点时间、温度自然就高了,感情也就深厚了。爱情友情,都是这个道理。

李白和杜甫的感情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古代,没有汽车、火车,更没有飞机,朋友之间见一次面,需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此后又要经历长时间的离别。去时,长久的期待,加深了喜悦的深度;别后,一遍遍地回忆,加深了情谊的刻度。李杜虽然只见过两面,但他们的友谊却流淌在字里行间,流传千古。

那时候的爱情、友情,乃至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莫不如此:因为得之不易,所以格外深刻,倍感珍惜。照这样说来,现在的我们肤浅、薄情的理由也显而易见了:得之过易。不论是唾手可得的信息,还是感情,都因为得到的毫无压力,而丧失了深刻烙印的可能。当被卷入速度风暴中,能做的就只有快,更快,一旦慢下来,就输了。实在让人伤心,不是吗?

犹记得当时朋友被对方抢先一步离开后糟糕的情绪,挫败感让她很长时间都对自己深表怀疑。她说,自己以后再也不会做这种事情了,真得很伤人,幸而,她早些明白了。而今,她的孩子已经一岁多,老公就是那次之后相亲认识的。

从前的慢,现在的快,无所谓优劣,但我们何不趁此调整一下速度,逐渐慢下来呢?多留出一点时间,给自己,也是给别人。或许就在这增加的时间里,我们能挖掘出感情中的养分,进而与他人建立起深厚的联系。抛下“速度”吧,不要再用这个武器去伤害别人,因为,那是一把双刃剑,划伤了别人的同时,也会刺痛自己。

上一篇:只是看起来很忙

下一篇:临沂五部门形成检查组 拉网整治柳清河沿岸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