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QQ

【趣话高考】侃侃四十余年高考作文题 你还记得哪些

2020年07月08日

  恢复高考四十余年,高考作文及其题型与时俱进,成为整个国家和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在社交网络盛行的当下,每年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无一例外成了全民吐槽的对象,或许是因为“高考题目里只看得懂作文题目”。

  恢复高考,作文命题尽显时代烙印

  其实,历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往往是那个年代的缩影。1976-1977年期间,中国在一个历史转折期,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唐山大地震,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离世……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这一年,高考作文题为《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这道作文题目,对于当时的知识青年们来说,真是切身体会,高考作文成为了全国知识青年们抒发感慨的最佳途径。

  ▲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

  ▲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漫画首次进入作文题

  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新鲜的观念和事物冲击着人们的思想,高考作文命题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八十年代的作文题多为议论文,有的是一篇文章的读后感,如1980年的“读《画蛋》有感”,1981年“《毁树容易种树难》读后感”等;社会话题也频繁出现在作文题中,如1985年“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1986年以“树木-森林-气候”话题为文。

  命题形式也出现了创新。1983年的高考作文题第一次出现了一幅漫画,这幅题为“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描绘了一个人挖井,挖了很多次,都在快接近水面的时候放弃。这道题的出现,给当时众多考生来了个措手不及。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4年:根据材料,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1987年:1.根据材料写一篇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2.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

  ▲1988年:“习惯”。

  上世纪九十年代,话题作文流行,首开满分先河

  进入九十年代,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维,学生知识面、阅读视野得以拓宽,话题作文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画风”多变。

  ▲1992年:根据“众人对垃圾的不同行为”进行分析,写一篇议论文;

  ▲1993年:关于“补课报酬问题”的广播稿;

  ▲1995年:根据诗歌素材展开想象,写两种鸟的对话片段……

  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进入又一个分水岭。这道作文题以科学家对记忆移植进行研究的事例作为材料,要求考生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写一篇文体不限的作文。正是这道题,标志着高考作文进入到话题作文时代。

  有意思的是,当年的高考题目被拍成了电影,《幻体:续命游戏》和《超脑48小时》的题材都与记忆移植有关。

  当时参与高考作文阅卷的北京语文特级教师薛川东,和他的同行们一起促成了全国首批高考满分作文的诞生。薛川东回忆,当时各科都有满分试卷,唯独作文没有,大家认为这样不利于评分标准的制定。在大家的共同呼吁下,那一年的北京高考首次给了十余位学生作文满分,并在高考后选择其中几篇刊发在了报纸上。此举在全国引起了轰动,首开满分作文先河。

  2001年高考(全国卷)江苏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立意高、故事新,通篇使用古白话,在当年轰动一时。此后,满分作文成为高考的一个高频词,也成为每年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十一世纪,新材料作文贴近生活,多角度审题、立意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商品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新的社会经济体系下,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人们,日渐淡漠的社会公德、精神生活匮乏等现象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

  ▲2001年:《诚信》

  ▲2004年北京卷:《包容》

  ▲2004年上海卷:《忙》

  ▲2006年全国乙卷:以“图书阅读率下降,网上阅读率上升”为话题

  ▲2007年湖北卷:《母语》

  ▲2008年浙江卷:《触摸都巿》或《感受乡村》

  2010年左右,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起,高考作文题引发了全民关注热潮,甚至有些题目取材于微博热点,如宋丹丹和编剧宋方金因为修改剧本台词而引发的微博骂战,成了2014年最难写的高考作文题。

  2015年全国新课标一卷的高考作文题也同样来自于微博,内容是女儿微博私信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当时警方将举报信发在微博上,赢得网友点赞,但在高考作文题曝光后,遭人肉指责。

    从近年来看,未来命题或更多原创

  在全民参与押题的时代,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难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获取的渠道更为多元,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也对高考作文命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想一个题目到网上查,发现都是重复的。凡是能够写文章的短语大家在命题时都基本用过了,凡是中国比较经典的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基本都作为背景材料出现在命题中,高考作文的命题之路已越来越窄。

  ▲2016年山东卷,作文题目:备好的行囊

  ▲2017年山东卷,作文题目:24小时共享书店

  ▲2018年全国I卷,作文题目:时光瓶留给2035年的18岁青年

  有专家认为,今后的高考作文题材将更多依赖于命题者的原创,或是对现有的材料进行改造。同时,为了维护命题的公平,还会选择一些临近高考前才出现的社会热点,增加一些时效性强的新闻素材。

  刚刚结束的2020年山东高考语文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给的作文材料就是今年突发的疫情防控主题,要求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社会热点在高考作文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甚至可以说无法回避。

    临报融媒记者综合

手机下载安装在临沂

来源:琅琊新闻网  非原创  编辑:刘玉刚

评论】评论】-->【关闭】【纠错:sdlangya@126.com】

上一篇:感人瞬间:黄文秀

下一篇:山东5部门发布重要通告 关系城镇居民住房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