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QQ

颜真卿:一个书法家的刀光剑影

2014年05月16日 来源:沂蒙人 2013年第4期

  这个世界上,第一和第二总是有很大距离。比如人们可以很快的说出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但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则需要百度查阅,多数人不会脱口而出。

  所以,在临沂说起书法,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书圣王羲之威名。可其实还有一人也是书法大家,相比之下他却“低调”得多。他就是颜真卿,字清臣,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

  颜真卿真正令人称道的绝学是他的“颜体”,颜体气度恢宏,雍容大度,早期以方笔为主,落笔侧人,后期则改用圆笔,藏头护尾。

  颜真卿的颜体历经沉浮近八十载,犹如他的为人。

天赋异禀,却先后得罪五个宰相

  在山东有一句话高频率地出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颜真卿也是这话的验证者。他3岁就没了父亲,从此家道不可避免的陷于窘迫。但颜真卿父母两姓都是诗书世家,因此父亲过早的过世并没有太影响他以后的发展。颜真卿依然饱读诗书,经受着当时最传统严厉的国学教育。

  虽后人常拿两人比较,但颜真卿与王羲之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较起王羲之,颜真卿的人生显得更加浓墨重彩一点。不仅书画可圈可点,他的仕途之路也更显得戏剧传奇。

  当初颜真卿出任监察御史到地方上视察,听说当地有一冤假错案,多年来没有头绪。颜真卿亲自出马审理,没几天就给搞定了。当地正在闹旱灾,案子水落石出,恰好老天爷凑趣就下了场雨,大家都觉得这是青天大老爷断案清明所致,人称“御史雨”。 

  虽在百姓之中威名赫赫,但是落实到更上层的关系,颜真卿便开始了“不通世故”的第一步。当时政坛多被奸相杨国忠把持,杨氏一党搞得整个朝廷乌烟瘴气,为了替中丞宋浑讨公道,颜真卿直言杨国忠几大罪名。当时羽翼未丰的他自然胳膊拧不过大腿,讨公道不成,反而落得和宋浑一样的下场。一时间颜真卿被人称作“颜傻子”。

  而颜真卿的“傻子”之路显然才刚刚开始,从杨国忠开始,颜真卿得罪的宰相居然有五个之多!卢杞是颜真卿开罪的最后一个宰相,史书上对这人品行没做过多的评价,倒是对他的样貌多添了几笔墨水,说这人长得凶悍,模样特像鬼。而通过一个例子可以对卢杞行事进行准确的定性。传说卢杞有一天去看望名将郭子仪,郭子仪吓得赶紧让家里人全部回避。人家问他为什么。郭子仪说卢杞长得神头鬼脸,家人看见了必定忍不住要笑,这一笑不要紧,只要卢杞记恨在心,全家老小唯有死路一条。一言就会决定生死,卢杞的脾气到底如何由此可见一斑。

  但就算这样的人,颜真卿也是毫不畏惧,该顶撞时照样顶撞,只要自己感觉不公定要争个高低。就凭这山东汉子的硬朗做派,当时普天下都不直接叫颜真卿的名字,全都恭恭敬敬地称呼他的封号“鲁公”。 

  然而,这份硬朗正直代价惨重。颜真卿为自己不畏权势的“较真”付出了代价。虽不曾远离政坛,但二十多年间,五位宰相翻云覆雨,将颜真卿贬来贬去。和他同期为官的同僚们早已声名远扬,而颜真卿却多值守落后基层,但仍然兢兢业业为民办事。以颜真卿的性格他大概不觉得辛苦。但是卢杞也没愧对自己的恶名,颜真卿的性命最后就是断送在他的手上。 

书生拿枪,他终结“安史之乱”

  唐玄宗在后期沉溺美色疏于朝政,第一奸相杨国忠自然叫嚣着登上政治舞台。颜真卿的才华谁都看在眼里,可杨国忠屡次想要收为己用却不达目的。不能归为己用不如彻底毁了他。从仕之人都梦想着步步高升,面对着颜真卿的“不识好歹”,杨国忠给了他最“生不如死”的一条道路,将颜真卿贬黜到平原(今山东陵县)任太守。而他的直接领导,便是大名鼎鼎的安禄山。

  而面对安禄山,就不得不提起唐朝最有名的事件——安史之乱。

  身在庐山总不知道身处险境,唐玄宗只觉得这个二百多斤的安禄山实在厚道,但颜真卿却敏锐地察觉天下大乱要拉开序曲。他一到任上便以防汛为名,修筑城墙、赶制兵器、登记壮丁,基于之前的经验,此时的颜真卿知道斗权臣要用更多的谋略,他怕安禄山起疑心,表面上忙于游山玩水喝酒打牌,以此来麻痹安禄山一党神经。颜真卿主编的音韵学著作《韵海镜源》,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编纂的,一副盛世修书的歌舞升平。 

  安禄山起初对颜真卿多有戒备,但看到颜真卿日复一日只顾得饮酒作乐修书立传时戒备也就日渐松懈了。颜真卿还写下流传至今的著名碑帖《东方朔画像赞碑》。从外表到头脑,一副文艺男青年的优雅闲适,再也没有之前刺儿头的派头。

  可装总有个限度。安禄山按捺不住,安史之乱终是来了。

  计划安排的如此周密。唐玄宗的军队竟不堪一击,以惊人的速度连连败北。中原各地渐渐落入安禄山手中。没多久叛军居然直逼潼关,要知道潼关是最后一道防线。潼关失守,中原则荡然无存。

  正当唐玄宗急得手足无措,哀叹河北二十四郡没有一个忠臣的时候,颜真卿来了。他带头举起平定叛乱的旗号,一呼百应,立刻赢得了各方面的广泛支持。河北二十四郡中,十七郡奉颜真卿为盟主,凑集了20万军队, 笔杆子颜真卿终于举起枪杆与叛军直面对抗。而他的军队也不负众望,迫使安禄山停止进攻潼关。唐朝有的是名将,封常清、高仙芝、郭子仪、哥舒翰……没一个是白给的,个个都有惊人战绩。但指挥打赢安史之乱这第一场大仗的,却是原本舞文弄墨的颜真卿。

  书法大家摇身一变成为战场神将。颜真卿这三个字越来越戏剧传奇,连守在老巢的安禄山嫡系部队将领刘客奴都派人跟颜真卿联络,准备反水。颜真卿当机立断,给刘客奴送去了十多万军资。为了解除刘客奴的余虑,颜真卿还把自己不到10岁的唯一的儿子送给刘客奴作为人质。这一举引得四方惊诧,当时军中觉得这样太过冒险都竭力劝阻,但颜真卿不为所动,牺牲儿子,他要的是大局。 

  由于颜真卿的强力出击,唐王朝就此赢得了准备时间,成为以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希特勒的闪击战略毁在朱可夫手上,而安禄山的快速进攻,则是栽在颜真卿那里。 

就义之前,给自己写好墓志铭 

  血性的汉子颜真卿在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但回归朝廷,权臣的诡计则要比那些真刀实枪可怕得多。

  颜真卿七十多岁了,已经不能亲自上场歼敌。但历经风雨沉浮,山东人特有的耿直刚烈早已溶入血液。他威名震震,在朝廷上渐渐有了说话的权利。而这一切渐渐令宰相卢杞不安并怀恨在心,欲除之而后快。

  架空颜真卿很容易,但颜真卿还是那个直性子,直接翻出陈年旧事意图让卢杞悔过。当年卢杞之父被安禄山所害,颜真卿为表示尊敬,在安禄山送来头颅时亲自舔去血污。卢杞表面上顺从,赶忙给颜真卿跪拜,一副拿他做“再生父母”的样子。而节度使李希烈的造反再度给了卢杞“除颜”之机,卢杞上奏皇帝,颜真卿是安史之乱的第一把功臣,以这样的德高望重,说服李希烈投降可不费一兵一卒。这话说得如此拙劣,但可惜的是,皇帝居然信了。

  颜真卿早有预感,但他还是家都不回,也不和亲友告别,说走就走。在众人眼里,这无异于自投虎口。

  李希烈劝颜真卿跟他造反,颜真卿不答应。李希烈就派人挖了个大坑,要活埋了颜真卿。颜真卿当机立断,拿着刀就要自杀。可李希烈知他威名,还存在诱他为己用的妄想,又点上一个大火堆,下了最后通牒,再不投降就要投入火坑。而颜真卿再次表现出令人惊叹的直接,挺身便往火坑里走。

  其实他来到这里,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种种酷刑诱惑段数一一上演,最终李希烈无奈收场。颜真卿就像是个钢豆儿,炒不烂炖不熟。他把给朝廷的遗表、自己的墓志铭和祭文都写好了,安心等死。他就义的这年,恰恰77岁。

  颜真卿一生不光自己命运多舛,安史之乱中颜氏家族三十多人被杀,过后他写出了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论秀媚俊逸,自是“书圣”王羲之所长,但历尽人生风霜波折的颜真卿,别有一股雄伟阔大的境界。始终,习练“颜体”字的人如过江之鲫。然而,能模拟出几分颜真卿真意的主儿,实在是凤毛麟角。颜真卿是一条真正的山东血性汉子,挥毫泼墨刀光剑影,他赢得的,是整个天下的敬畏。

  王羲之的书法,当数天下第一。但论起文武双全,颜真卿当之无愧。

(妩冰)

上一篇:“琅琊公”的悲喜事 ——单衣顺母闵子骞

下一篇:女皇陈露露与贾太监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