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公”的悲喜事 ——单衣顺母闵子骞
感动中国好少年
幸福的原因只有一个,不幸的原因却有千万个。过早地失去母亲成为闵子骞不幸的起点,没娘的孩子像根草,落在后娘手里的孩子更像是经严霜打过的独根草,何况这后娘还一连生了俩孩子,取名闵革、闵蒙。闵子骞的后母姚氏堪称蛇蝎心肠,人前对待闵子骞百般呵护,人后对他恶毒刻薄,体罚、不给饭吃,虐童之技样样精通。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的神奇,一个看似意外的事件,改变了闵子骞,改变了他的后母,甚至改变了历史。
那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晚一些。一辆牛车在并不平坦的道路上咣当咣当地移动,那是闵父带着孩子们行进在探亲的路上。少年闵子骞坐在车辕边,看着路边毫无生机的树木往后倒退。北风夹着雪花吹得他近乎麻木,瑟缩成一团,他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一点都感觉不到冬服的温暖,那厚厚的棉衣里应该是絮了好多的棉花。
“来,你也学一下驾车。”闵父把鞭子交到闵子骞手中,闵子骞冻僵的手一把没抓住,鞭子落地。闵父怒火冲顶,拾起鞭子就往他身上抽,鞭梢猛地飞过,令人惊讶的场景出现了:衣绽芦花舞,飘飞的芦花落了小闵子骞一身。
闵父惊呆了,回头猛地扯开闵革、闵蒙的棉服,厚重的几乎都撕扯不动,里面絮的是厚厚满满的棉花。再看看冻得瑟瑟发抖却仍然劝他息怒的闵子骞,闵父这才明白事实的真相,大怒之下有了决定,回家后就休掉这个恶毒的婆娘。
接下来的事情,历史给的答案明络而清晰。子骞跪其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闵父百般思考,于是换了套路,反思自己平日里的错误。而后姚氏也知错改过,从此对三个孩子都一样,成为实实在在的慈母。
闵子骞的大孝之名之所以远播,成为感动中国好少年,不得不说这个故事起了很大的作用。故事结构看似很简单,其实这世界上最难做的事就是“以德报怨”。后母对他严苛狠辣,他却能始终秉持感恩之心。所以后来连孔子听闻之后,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虽然闵子骞当时还未遇孔子,但却是在践行“忠恕之道”,这点与孔子的主张不谋而合。他跪求生父留下继母,为的是不让同父异母之弟失去亲生母亲,对于“昆弟”而言,这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继母而言,这叫“以德报怨”。一直到明代,评选出的二十四位感动中国的孝子,他位列第四,名曰:单衣顺母。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从特困生到全民偶像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那时的孔子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还不是后世的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闵子骞想拜孔子为师,但是这个没落贵族家庭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穷”,用两个字来说是“真穷”,三个字那是“非常穷”,穷到连做学费的束脩(干肉条)都没有。为了表示诚意,他只能带着曹溪之水酿成的酒来见孔子,孔子门生中有人嗤笑说:“曹溪之水,怎能抵得上束脩?”孔子闻言,说道:“闵子骞千里求学,精神可嘉,虽是曹溪一滴,远胜束脩百条。”。
可见还未入学,孔子就深为闵子骞的为人骄傲。
而特困生闵子骞没有辜负孔子的教诲。他立身苦读,成长迅速,在孔门弟子中与颜回以德行并称。他随孔子周游列国,在现实的四面碰壁之中探寻着“道”的最终指归,小心翼翼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自己的理想。
身处在春秋那个乱世,在鲁国遇权臣季氏当政。这样恶劣的政治环境闵子骞却能刚柔相济,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在整个朝野之间行走始终做到游刃有余。其处世哲学令后人惊叹。
“挖个坑,再填上”,就是双倍的GDP,这种事不只在当今出现,其实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就有这样的问题。鲁国要扩建新库房,征求闵子骞的意见时,他说:“原来的库房就很好,为什么还要去改造呢?”孔子赞成他的意见,评价他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敢说、会说、能说,一针见血,直指问题要害,说话也是一种艺术。
权臣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他的回答是:“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这话柔中有刚,绵里藏针,言外之意就是“你丫别逼我,再逼我,我就去办个齐国绿卡从此不回鲁国了”。
唐开元年间封闵子骞为“费侯”,宋朝赠“琅琊公”,后又改称“费公”。《鞭打芦花》《单衣顺母》《单衣奉亲》……他的故事流传至今。从付不起学费的贫困少年,到全民偶像,闵子骞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这就是闵子骞,渊渟岳峙,低调内敛。在孔门三千弟子里,不如颜回、子路那样抢眼,不如曾参那样继往开来,但是如果少了他,论语为之失色,儒家历史不全。
(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