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指痛心:曾子2500年的归家路
骤雨初歇,遠山雾霭,沂河畔的垂柳苍翠欲滴,曾参穿行其间,水边的荇菜透出油亮的生机,山中的藤葛肆意生长。草木复苏,疏影横斜,伐木丁丁,鸟鸣嘤嘤。时间如逝去的沂河水,一去不返。如今,他要为家庭承担一些责任,每日伐薪于山间,虽然现在他还只是个略显稚嫩的少年。他甚至有点怀念过去的时光,就在几年前,他还是父亲曾皙口中的“童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因为贫困,沂河边疯长的童年生活戛然而止。
隐隐的一阵心痛传来,他似乎感应到了什么,放下手中活计,负薪返家。母亲上官氏已经倚门而待,家里来了客人,家徒四壁难以招待,忧心如焚,只好咬自己的手指,或许是母子连心的天性,曾参及时归家,招待宾朋。
2000年后,元代郭居敬做《二十四孝》,名:啮指痛心。诗曰:“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成长,很多时候是以别离为代价的。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曾参十四岁,依依惜别父母,躬耕于泰山之下。狂暴的风雪阻住了游子的归途,已经十多天没见到父母了,对父母的思念,如漫天飞舞的雪花,乱琼玉碎,充然天地之间,感父母而作梁山之歌。很多年后,当他写下《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的时候,不知是否想起了那个梁山雪夜。
两年后,十六岁的曾参奉父命至楚,从学孔子,开启了成贤至圣的道路,这一年,孔子六十二岁,已过耳顺之年。而他的父亲曾皙,少孔子六岁,是孔子三十余岁第一批授徒时收的弟子。孔子对曾子的第一印象是“参也鲁”,但也正是曾子的质朴、憨厚,孜孜不倦、勤学好问逐渐得到孔子的喜爱。
车辚辚,尘滚滚,由楚国至卫国,从卫国返鲁国,少年曾参的成长如他随夫子一起丈量过的路程,漫长而又坚实厚重。虽然鲁钝,但追随夫子之心至诚。
返回鲁国,“弊衣而耕,终日不举火,”鲁君封邑而不受,二十二岁的曾参境界超然。这个鄫国国君的后人,武城山边的贫困少年“士不可以不弘毅,夫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其后的伟大思想不知是否由此发端?
时间一路向前,苍老了圣人,成长了少年。四年后,夕阳映照的杏树下,夫子的倦容写在脸上,呼而告之,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圣人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能理解并继承的,唯曾参一人。
二十六岁的曾参,成为孔子的接班人,孔子亲以《大学》授曾参,并将自己的孙子子思托付于他,“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除了对夫子道统的继承,曾参的坚毅想必也是被选中的理由之一。被列为“四书”之首的《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此,这么一套较为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终于构成,而毫无疑问,这哲学体系的根源便在于德之本——“孝”。
翌年,孔子亡故,曾参“若父丧而无服”,守孔子墓三年。
刚过而立之年,父亲曾皙病故,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今欲养而人已逝,曾参“泪如涌泉,水浆不入口者七日”,以后“每读丧礼则泣下沾襟”。
曾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武城大夫聘曾参为宾师,设教于武城(今山东平邑城南40公里曾子山下)。葱茏的武城,一心向学的孩子,恍惚间,他在围坐的孩子脸上看到了20多年前的自己,只是,而今夫子姓曾,已经三十八岁。
两年后,曾子离开鲁国,去至卫国,以后几经辗转,又回到鲁国。
知天命之年,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曾子皆不应命。
时光就这样在自我修行、授徒讲学中悄然流转,《大学》、《孝经》,每日三省身,曾子继承并发扬着孔子的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奠定了儒家治世的基本思想,自子思而孟子,精神得以传承。鲁悼公三十二年(公元前435年),七十一岁的曾子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如星辰般陨落于茫茫夜空。
曾子以“孝”为一切道德的本源,并用其统领人的思想行为。由孝亲而及宗族及天下,“孝”不仅是修身、齐家的准绳,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纲领。大而言之,是天经地义、永恒而普遍存在的人伦原则。曾子对“孝”的论述与践行,多载于《孝经》一书。
《孝经》一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超然的存在,可以说它是儒家孝道理论在上古时代的一个总结。对于孔子的相关学说进行梳理整合及发扬的曾子的孝道理论。《孝经·开宗明义章》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就指出了“孝”是伦理道德和政治行为的结合体。其后2500年的孝文化,皆于此发端。
唐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加赠曾参太子太保,配享孔子庙堂。此为曾参配享之始。
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二月,宋度宗升曾参为成邸国公,配先圣,居正位之西,面东。至此颜、曾、思、孟四配始定。
后世尊曾参为宗圣,与孔子(至圣)、孟子(亚圣)、颜子(复圣)、子思子(述圣)合称五圣。
明成化年间,误将曾子的出生地定为山东嘉祥县。201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将《语文》曾子的注释由“山东嘉祥人”纠正为“山东平邑人”。至此,《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百科大辞典》、《辞海》和中学课本等主流权威出版物对曾子故里的说法一致,在外“漂泊”许久的曾子终于得以归家。
不过仔细地推究,其实曾子始终未曾远离。“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他对孔子学说的见解和继承,对子思和孟子的影响,使他成为儒家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的影响,2500年未曾衰减,他的影响,遍及世界。
曾子将孝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提出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区分了大孝、中孝、小孝的层次之孝。以敬为判断标准,重视孝道的履行,把孝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了孝道思想的内涵,对儒家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传承至今,社会已由农耕文明而工业化、信息化,但“孝”作为儒家精神修身的基本出发点,业已深深渗入到我们的血液中。“孝”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更好的继承其中的精华而重塑当代的新孝道,对逐步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大国空巢,以孝盈之。从基本的物质满足、医疗健康、到精神慰藉,以敬亲、孝亲为纽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带给整个社会的,将是正能量的推动,推动养老敬老、推动人文关怀,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有序发展。
推而广之,以“孝”为纽带,传承儒家文明,不只在小范围内凝聚力量,更能在整个儒家文化圈乃至全世界,重塑中国的形象,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使中国更能体现与当前国力相适应的文化影响力。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越南、南洋诸国,儒家文化圈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会起到一些政治、经济、军事之外的巨大推动作用,甚至对于解决国际纷争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儒家文化圈的推动、延伸,从民间的文化行为而及经济、及政治,润及更多人。
煌煌华夏,唯德以馨,孝为德本,曾子始宏。从春秋战国而至当今,2500年的时光流过,在道德的路途上,曾子的“孝”从未缺席。
(文永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