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报告:不断升温的民生表情
两会时间
攻坚期,深水区。中国梦,如何梦想成真?
习近平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李克强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两会时间,又是交卷的时候,本届政府在过去的一年里,破解执政难题,再塑执政权威,“改革”成为去年一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出现频率排名第一的关键词,行政审批改革、利率市场化等各项改革措施加速启动实施,“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经济发展纲领,开始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说话。
2014,两会时间,令人印象深刻。
两会,也是政府交卷的日子。
李克强总理的首份《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人们欣喜地看到,字里行间,一系列新的变化,带给人们新的联想,新的期待。
《政府工作报告》更务实,更前瞻,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回顾上一年工作的内容篇幅明显减少了,在整个16908字的报告中占了4157字,占比25.1%,是近几年来最精练最扼要的一次。
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一些表达精准而犀利的新词,比如李克强在谈到食品安全时,表示要“用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当场赢得了满堂掌声;比如在讲述医改攻坚克难时,李克强表示,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世界性难题”,何为“中国式办法”,同样令会场内外的听众充满期待。
呼应:热点通常就是难点
细细分析这份政府的答卷,有一个最明显的感觉: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生是总理最关注的关键词,而他回答的,也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人民网就公众关注的21个热点话题展开网上民意调查。从2月10日至3月2日,这个调查吸引了近340万人次的投票。截至2日24时,“社会保障”问题获51万余票,排名第一位;而“反腐倡廉”排名第二,获得超过45万票;紧随其后的是“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得到42万余票。另外,入选热点排行榜前十名的还有“收入分配”、“干部作风”、“计划生育”、“环境治理”、“教育改革”等。这一排名,可以看作当前民意的晴雨表。
其实,自2011年以来,“社会保障”已连续4年位居人民网两会热点调查榜首。而在分项调查中,养老金多轨制,又继续成为社会保障领域焦点。84%的票数支持养老金并轨,但认为当前的改革缓慢,不少网友在留言中呼吁“马上并轨”。
而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首次《政府工作报告》,可谓充分呼应了当前民意;不仅突出民生为重,且强调通过改革来推进深层次利益结构的调整。如关于社会保障问题,总理指出:“住房、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养老、教育、收入分配、征地拆迁、社会治安等方面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依然较多,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换言之,这就是总理掌握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其要破解的“疑难课题”;这些“疑难课题”的排序,在国务院研究机构和多个智库的前期准备性调研结论中是相似的。即中央政府攻关选项中:“住房”列首位,“养老”为第四位。
如中国速度的城市建设和“住房”供应,在实物型的福利分房向货币型的市场售房转型过程中,也曾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刺激、城镇基本面貌的改善和计划体制思维的消除,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但是,最近十多年来我国的“住房”供应和销售,确实吸附了越来越明显的社会剩余资本和浓烈的炒作性投机色彩。
在上届政府期间,李克强也高度关注“住房”问题,经历了历次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也直接推动了保障房建设的试点。不过,“住房”问题还是成为了大中城市近年来的社会发展瓶颈,并成为贫富差距的诱发性因素和经济安全的突出风险源。 “两会”期间,浙江省会杭州的某滨江新宅销售以每平方米跳水6000元“开盘”,并引发前期业主的“激愤”。对此,曾任杭州市长的现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认为:“在许多城市,买对一套房,跟别人的收入差距就能拉开一个档次,买对两套就拉开两个档次。一个民族如果靠炒房致富,而不是靠勤劳创新致富,还有什么希望?”这位师从蒋学模先生的经济学博士还声称——“要坚决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
“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也被本届中央政府认定为“推高房价的重要元凶”。而对于如何牵住“住房”——这一社会保障问题的“牛鼻子”,李克强总理的基本思路是:完善住房保障机制。“以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创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工具,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保障房建设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支持。”这里突出的“各类棚户区”概念,是李克强早在辽宁主政时就开始攻坚试点的民生工程,后来逐渐成为“民心工程”。“棚户区”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的矿区、林区和国有农场大面积地存在;而北京、天津以及不少省会城市也因“城中村”环境形成了进城务工人员集居的新“棚户区”,一些海外媒体就直接称呼其为“贫民窟”。
毫无疑问,“各类棚户区”既是“发展成果未能共享”的烙印,也容易成为社会矛盾爆发的“导火索”。所以,李克强在参加一些地方代表团讨论时也几番强调,“不允许一方面兴建高楼大厦,一方面大量存在和新增各类棚户区”。而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建设质量,保证公平分配,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承诺:民之所望是施政所向
精通英语的李克强本身也是北大高才生、经济学博士,英国权威的《经济学家》杂志还把他过去一年的相关理念整理成“克强经济学”。他的首份政府工作报告,则被媒体采访的民众普遍认为“语言简洁朴实、接地气,其中不乏妙语和妙喻”。
比如“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几乎人人都能听懂。即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在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宏观调控抉择两难的情况下,要深处着力,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之策,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又如“定心丸”的说法,也很民间化。那是指:去年上半年,出口大幅波动,经济持续下行,中央财政收入一度出现多年少有的负增长,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一度异常升高,国际上出现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声音。而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说明: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而是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潜在需求,沉着应对市场短期波动,保障经济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让市场吃了“定心丸”,成为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
日常调研中李克强亲民而生活简朴,他在工厂视察时和普通员工在食堂就餐、在指挥救灾的车辆上就着矿泉水啃干粮……这和他曾经的知青生活磨练和基层实干经历有很大关系。而现实中国社会中,公众对于官员的私德和公德要求一点都不低。人们十分痛恨“舌尖上的腐败”和“车轮上的腐败”,所以“把权力关进笼子”和“苍蝇、老虎一起打”自然会成为普遍愿望。对于现行行政体系和公务员队伍,李克强承认目前“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公职人员中不廉不勤现象仍然存在”。
所以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约法三章”。他还直接公布:去年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阳光财政”这四个平平常常的字,也成为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词,其背后的意义令人振奋。
对此,看看《人民日报》资深记者李泓冰算了一笔账,就知其来之不易。2010年中央单位“三公”支出为94.7亿元,2011年则为93.64亿元,2012年锐减为74.25亿元。去年,按照李克强公布的减少比例,中央单位应该是将“三公”支出硬生生压进了50亿元以内。这只是中央单位的,如果算上全国各个地方的“三公”支出,挤出来的资金就会更加惊人。而据相关报道,全国公款吃喝一年曾达3000亿;公车消费更多,超4000亿,今年正要对此痛下狠手。倘若都能减少三成,省下来的资金将达接近3000亿。
这是什么概念?不妨拿教育投入比量一下。近两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在3000多亿元。而前年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贫困地区儿童试点3元餐补,国家下了那么大决心,中央财政拿出来的也就是160多亿——只是省下来的公款吃喝费用的零头。所以早些时候,李克强说过的通俗对仗“百姓要过好日子,政府要过紧日子”,如今已是街头巷尾几乎众所周知的名言。
面对复杂形势和发展挑战,李克强也坦言:“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稳中向好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财政、金融等领域仍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宏观调控难度增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一些地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就业结构性矛盾较大;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总理认为这些问题,“有的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的是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对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民之所望是我们施政所向。要牢记责任使命,增强忧患意识,敢于担当,毫不懈怠,扎实有效解决问题,决不辜负人民的厚望”。
改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如果把“改革”比喻为一门功课的话,中国无疑是35年来世界舞台上的优等生。但“改革”不仅是必修课,而且永远不会“结业”;需要非凡的定力和耐力。它国的教训也表明,一旦政府主导的改革落空了,“发展”也就停滞了!
在谈到深化改革时,李克强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任何改革都不能纸上谈兵,必然牵涉到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而这无疑会带来各个利益关联方的震动。李克强总理在不少场合都曾经表示,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迎难而上,方显英雄本色;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改革也只剩下了一些“硬骨头”,每前行一步都须付出比以前更大的决心与耐心。
对此,聆听报告的全国人大代表樊芸深有感触。她是上海资产评估行业的领军人物,聚焦的课题是财税体制改革,而“两会”期间这个议题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樊芸代表发现:在我国,中央财政好于省级财政,省级财政又好于市、县级财政,中央与地方之间财力分配出现纵向不平衡。地区之间财力分配则出现横向不平衡,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财政捉襟见肘。另外,正税之外的杂税、行政性规费和隐性债务大增,风险正在加剧。而更严峻的挑战是地方公共支出压力增大,尤其是在维稳、食品安全等公共责任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地方政府不堪重负。她的调研显示:部分县级政府仅仅掌握着45%的税收,却要负担85%的支出。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樊芸在“两会”期间拿出了她的方案:遵循“受益、行动、技术”的原则,明确中央和地方的公共支出边界,尽快改变“中央点菜,地方买单”的尴尬局面,形成真正的分级财政、地方财政。
攻坚期,深水区,任何人听到这两个词,心头都会有沉甸甸的感觉。财税体制改革只是深水区中的一块礁石而已。如何让中国这艘巨轮劈波斩浪,顺利前行,新一届政府和“克强经济学”还将面临一场又一场的考试。
作者/王泠一
(王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