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你被圈了吗
2014年04月29日 来源:沂蒙人 2014年第1期
2013年,据说短信拜年的频率在降低,刷微博的人数和频度也在降低。唯一升高的就是微信的使用度。再确切一点说,就是微信的朋友圈。
如果说微博是一个泛大众的交流工具,那么朋友圈就将这样的人际交往更精确地限定了一些。现在很多人起床可以不刷微博不上QQ,但是很多人习惯在朋友圈上晃荡一圈。一次手指的上拉下滑,圈子里的人情世故来来往往便一清二楚。
圈子是什么? 人们为什么要分圈子?
当你在朋友圈里游走的风生水起的时候,想没想过,圈子是什么?
社会学家分析,人们选择圈子,主要是为了增加身份认同与获得安全信息两个需求。而因为圈子强烈的身份属性,混进圈子,在打开一扇门的同时,也会关上一扇门。
所以说,加入圈子,或者是为了融入社会,或者是为了与世界隔离。又或者,兼而有之。
在不久之前,人们的生活与社交局限于线下,圈子没几个。而互联网的兴起,不仅增加了圈子,也让混入一个圈子、检验一个圈子的价值变得更简单。
混圈子已经成为一个应运而生的职业。圈子中的成员背景越发复杂,圈子出现的新功能,那就是不同资源的交换与兑现,这就是混圈子这个职业听起来虽然不像好名声,却又很有利可图的原因。
这点,在中国人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某种程度上,圈子更像是一个个的小团伙。你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圈子进入,然后呼朋唤友,浮想联翩。
事实上,除吃喝玩乐、速配约炮之外,有很多高大上的内容正在当下的圈子中萌芽,圈子的娱乐社交功能从第一目标慢慢转化为从属要素。
很多圈子正在演化成为结构严密、向心力强的社会组织,有自己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从圈子所具有的功能与变化趋势来说,说圈子是中国社会发育的基础也不为过。
2014年,不是你圈住它,就是它圈住你。你被朋友圈了吗?
朋友圈使用说明书
1现实交往圈
事实上,很多人已经开始慢慢反感并逃离这一群体。当现实中的朋友,亲戚,领导,同事,同学越来越多出没于朋友圈,你不可避免地会觉得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监控之下,渐渐地“无所遁形”。
这有点像是“皇帝的新衣”。
有很多人便很苦恼,原本认为朋友圈也是个任君吐槽,随意发泄快乐焦虑的地儿,但一碰到熟人,这些便都成为驱之不散的“如影随形”。“发个屁大点儿的感悟都会有人问怎么了,继而落实到你最近遭遇的事情上。”小A这么感慨,“这还不算什么。当你从别的地方摘取个感悟,不到三分钟便会有‘好心’的同事提醒小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真是说句话都像是从地雷阵上经过,唯恐怎么着就踏上了个雷区。诸如类似的事儿不光发生在工作范畴,在亲戚家人中更甚,害得我都不敢再发什么表情。你这分钟发个‘哭’,下一分钟爸妈的电话就会打过来嘘寒问暖。”
当然这可能夸张了点。世界上原本如此,你指望一个东西在给你如人饮水的温暖同时,便要同时接受着他给你带来的各种不便——
“好话常说,坏话闭嘴。”这已经成为很多人发自内心的 “混圈之道”。
2心灵鸡汤圈
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上发心灵鸡汤之类的小故事。
在这类人群里,什么高僧什么李开复成为最热门的常客。起初一些感人至深或者发人深省的故事还能震惊你的心灵,但慢慢的这些便变了味。看到诸如此类的分享链接,除非极其重要的好友,更多人信奉的是“路过”的心理。真是“什么都有道理,什么看起来都对”。
经统计研究,三十五岁以上的人更喜欢发“心灵鸡汤”。或许这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有了更深更立体的感悟,期待这些感悟能让后辈们少走弯路少被绊脚。三十五以下的叛逆孩子们则足够厌恶这个,他们觉得这犹如老人们絮絮叨叨的老生常谈。点个“赞”就算是给了面子了,很少有人能足够沉下心看下去。
但在笔者看来,当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很多鸡汤小段子确实蛮好。当然你不能指望这些段子发挥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的作用。可修养身心,明白许多事理方面还是作用不小的。
3随拍随显摆圈
微博的运作就让我们看清楚了随拍随显摆党的威力。可在微信面前,这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了。
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定位更精简更到位。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若你朋友是一个“拍拍党”,你就像是在她身上安了一个精准的雷达定位,可随时掌握她的行踪。不,这还不是雷达。因为雷达的主动权掌握在你手里,你不想看的时候就可以关掉。但朋友圈里的随拍党,无时无刻不在晒自己的所作所为,除非你解除与她的好友关系,否则就不可能掠掉她的信息。
当朋友圈出台之后,越来越多的“晒”大行其道。有孩子的晒孩子,有伴侣的晒恩爱,没伴侣的也没关系,出去吃饭咱也得晒晒。“晒”这个倒也无可厚非,大千世界谁没有点炫耀欲。但是很多分享广告的就不太可忍受了。往往前面说了一大堆感人至深的话点击进去却是商品链接,那滋味真是五味杂陈不忍细品。
当然这以上三类有点夸张成分,事实上大家集合起来,无非有一个共同称号——“低头族”。
据调查,14%的人夜间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手机,11%的人在欢爱后就去查看手机。2013年10月,湖北一少女走路玩手机不慎坠入深坑而亡;在南京也曾有一男子盯着手机屏幕而没有察觉火车正向自己飞驰而来。在地铁里、公交车上、会议中、聚会时,放眼望去,一大波低头族正在袭来。
为什么低头?因为怕寂寞,怕跟不上眼前的形势。所以就拼命更新手里的信息,被迫当一个时代的“先行者“。
你总以为圈里的世界很精彩。因为你会进行某些设置,先行过滤掉某些不利于你,或者你不想看到的信息。但是有朝一日抬起头,你会发现,也许外面的世界会更加绚烂夺目。
人有各类,圈有不同。总之欢迎对号入座。
但别忘了给自己留个出口。否则再好的圈子,也会成为密不透风的牢笼。
如果说微博是一个泛大众的交流工具,那么朋友圈就将这样的人际交往更精确地限定了一些。现在很多人起床可以不刷微博不上QQ,但是很多人习惯在朋友圈上晃荡一圈。一次手指的上拉下滑,圈子里的人情世故来来往往便一清二楚。
圈子是什么? 人们为什么要分圈子?
当你在朋友圈里游走的风生水起的时候,想没想过,圈子是什么?
社会学家分析,人们选择圈子,主要是为了增加身份认同与获得安全信息两个需求。而因为圈子强烈的身份属性,混进圈子,在打开一扇门的同时,也会关上一扇门。
所以说,加入圈子,或者是为了融入社会,或者是为了与世界隔离。又或者,兼而有之。
在不久之前,人们的生活与社交局限于线下,圈子没几个。而互联网的兴起,不仅增加了圈子,也让混入一个圈子、检验一个圈子的价值变得更简单。
混圈子已经成为一个应运而生的职业。圈子中的成员背景越发复杂,圈子出现的新功能,那就是不同资源的交换与兑现,这就是混圈子这个职业听起来虽然不像好名声,却又很有利可图的原因。
这点,在中国人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某种程度上,圈子更像是一个个的小团伙。你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圈子进入,然后呼朋唤友,浮想联翩。
事实上,除吃喝玩乐、速配约炮之外,有很多高大上的内容正在当下的圈子中萌芽,圈子的娱乐社交功能从第一目标慢慢转化为从属要素。
很多圈子正在演化成为结构严密、向心力强的社会组织,有自己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从圈子所具有的功能与变化趋势来说,说圈子是中国社会发育的基础也不为过。
2014年,不是你圈住它,就是它圈住你。你被朋友圈了吗?
朋友圈使用说明书
1现实交往圈
事实上,很多人已经开始慢慢反感并逃离这一群体。当现实中的朋友,亲戚,领导,同事,同学越来越多出没于朋友圈,你不可避免地会觉得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监控之下,渐渐地“无所遁形”。
这有点像是“皇帝的新衣”。
有很多人便很苦恼,原本认为朋友圈也是个任君吐槽,随意发泄快乐焦虑的地儿,但一碰到熟人,这些便都成为驱之不散的“如影随形”。“发个屁大点儿的感悟都会有人问怎么了,继而落实到你最近遭遇的事情上。”小A这么感慨,“这还不算什么。当你从别的地方摘取个感悟,不到三分钟便会有‘好心’的同事提醒小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真是说句话都像是从地雷阵上经过,唯恐怎么着就踏上了个雷区。诸如类似的事儿不光发生在工作范畴,在亲戚家人中更甚,害得我都不敢再发什么表情。你这分钟发个‘哭’,下一分钟爸妈的电话就会打过来嘘寒问暖。”
当然这可能夸张了点。世界上原本如此,你指望一个东西在给你如人饮水的温暖同时,便要同时接受着他给你带来的各种不便——
“好话常说,坏话闭嘴。”这已经成为很多人发自内心的 “混圈之道”。
2心灵鸡汤圈
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上发心灵鸡汤之类的小故事。
在这类人群里,什么高僧什么李开复成为最热门的常客。起初一些感人至深或者发人深省的故事还能震惊你的心灵,但慢慢的这些便变了味。看到诸如此类的分享链接,除非极其重要的好友,更多人信奉的是“路过”的心理。真是“什么都有道理,什么看起来都对”。
经统计研究,三十五岁以上的人更喜欢发“心灵鸡汤”。或许这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有了更深更立体的感悟,期待这些感悟能让后辈们少走弯路少被绊脚。三十五以下的叛逆孩子们则足够厌恶这个,他们觉得这犹如老人们絮絮叨叨的老生常谈。点个“赞”就算是给了面子了,很少有人能足够沉下心看下去。
但在笔者看来,当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很多鸡汤小段子确实蛮好。当然你不能指望这些段子发挥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的作用。可修养身心,明白许多事理方面还是作用不小的。
3随拍随显摆圈
微博的运作就让我们看清楚了随拍随显摆党的威力。可在微信面前,这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了。
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定位更精简更到位。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若你朋友是一个“拍拍党”,你就像是在她身上安了一个精准的雷达定位,可随时掌握她的行踪。不,这还不是雷达。因为雷达的主动权掌握在你手里,你不想看的时候就可以关掉。但朋友圈里的随拍党,无时无刻不在晒自己的所作所为,除非你解除与她的好友关系,否则就不可能掠掉她的信息。
当朋友圈出台之后,越来越多的“晒”大行其道。有孩子的晒孩子,有伴侣的晒恩爱,没伴侣的也没关系,出去吃饭咱也得晒晒。“晒”这个倒也无可厚非,大千世界谁没有点炫耀欲。但是很多分享广告的就不太可忍受了。往往前面说了一大堆感人至深的话点击进去却是商品链接,那滋味真是五味杂陈不忍细品。
当然这以上三类有点夸张成分,事实上大家集合起来,无非有一个共同称号——“低头族”。
据调查,14%的人夜间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手机,11%的人在欢爱后就去查看手机。2013年10月,湖北一少女走路玩手机不慎坠入深坑而亡;在南京也曾有一男子盯着手机屏幕而没有察觉火车正向自己飞驰而来。在地铁里、公交车上、会议中、聚会时,放眼望去,一大波低头族正在袭来。
为什么低头?因为怕寂寞,怕跟不上眼前的形势。所以就拼命更新手里的信息,被迫当一个时代的“先行者“。
你总以为圈里的世界很精彩。因为你会进行某些设置,先行过滤掉某些不利于你,或者你不想看到的信息。但是有朝一日抬起头,你会发现,也许外面的世界会更加绚烂夺目。
人有各类,圈有不同。总之欢迎对号入座。
但别忘了给自己留个出口。否则再好的圈子,也会成为密不透风的牢笼。
(妩冰)